国家在制定住宅产业化政策时本着坚持四个“有利于”的方针。一是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推行住宅产业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二是有利于提高我国住宅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主要根据中国国情,参照国际先进水平解决建筑主体结构体系和围护结构体系的标准化技术和配套技术问题,使之适应住宅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三是有利于住宅成套技术的集成和整合。住宅产业化可通过政策、法规和政府的支持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及技术推广,形成完整的体系和系统,实现住宅产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四是有利于创新、推广环保型、节约型建材。大力发展节能、节材、节水和省地型住宅,尽量减少对人员、土地、水和材料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以少量的资源消耗,创造多功能和高舒适度的住宅。
传统住宅建筑产业不仅能耗高,还产生着越来越让人头疼的建筑垃圾。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根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吨-600吨,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又占到了建筑总量的40%。我国每年新增建筑2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住宅建筑6亿平方米,以此推算,所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1亿吨-1.2亿吨。而钢结构住宅在建造过程中,因为工业化水平高,进而可以模数化、标准化、商品化、通用化,在建造过程中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使用寿命长,拆除后,还可循环利用,不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在国家住宅建设政策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各地都逐渐加大了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我国住宅产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